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国家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昆明)入场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作者:周国雁2025年07月04日点击数:686
    近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组织召开 “国家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昆明)”入场建设研讨会,旨在推进该中期库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本次研讨会于 2025 年 7 月 2 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参会单位及人员涵盖了咨询专家、及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所有关键单位及人员等。其中,咨询专家包括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繁科技工作处处长、海南分院执行院长刘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蔡杰研究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徐延浩研究员等多位有建库经验的专家;省农科院条平处王刚副处长,省农科院科研处马伟副处长,省农科院生物所丁铭书记,项目技术组组长蔡青研究员及相关成员均出席会议;大楼建设单位云南建设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昭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唯恒基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线下研讨,设计单位山东省方圆经纬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博易智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分别在线上参与研讨。
    线下,参会人员率先前往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大楼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大楼的建设现状,深入了解场地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研讨内容提供了直观且准确的现实依据。
    随后,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二楼会议室,围绕中期库入场建设流程及注意事项,各方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咨询。会上,设计单位山东省方圆经纬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平台详细介绍了中期库的设计方案,从制冷系统的构建到电气布局的规划,都进行了细致阐述,确保设计符合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特殊需求。施工单位博易智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负责库体施工安装部分,汇报了施工计划与筹备情况,包括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技术要点等内容,保证建设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监理单位云南昭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着重强调了监理工作的要点与流程,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保障项目符合相关标准。接着各位专家结合实际案例,从专业视角对入场建设的关键环节、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在种质资源保存环境方面,专家指出要充分考虑昆明的气候特点及库体方位,紫外线将加速库内材料老化,像库板等关键材料在 10-15 年后可能出现结构性隐患,影响库体的长期稳定性。同时,紫外线还可能导致库内温度升高,这对需要精准温湿度环境保存的种质资源极为不利,因此专家建议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及对库内的温湿度调控系统进行精准设计,确保种质资源在适宜环境下长期保存。在施工流程方面,建议合理安排各工种的施工顺序,避免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施工延误。在建设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上,各相关单位也进行了充分沟通,明确了各方职责与协作机制,确保信息及时流通,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此次研讨会为中期库后续入场建设筑牢了基础,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各相关单位将依据本次研讨会的成果,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助力国家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昆明)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我国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发挥重要作用。(审核人:杨雅云)


图1 实地考察大楼的建设现状


图2 研讨会现场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