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生物所党委召开2023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作者:余腾琼2023年11月06日点击数:3338

    11月3日,生物所召开“2023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会”。本次学习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为主题进行研讨。党委书记丁铭、副书记董廷伟、纪委书记陈佳作中心发言,其他中心组成员作一般发言。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第四工作组组长孔令明、组员路倩倩列席指导。 

    首先,丁铭同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丁铭要求,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各科室、团队和支部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好会议精神宣传贯彻,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接着,丁铭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中心发言。发言围绕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应对、做好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思考等五个方面展开。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根本方向的重要工作。他认为,面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一是要做好单位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好“时、度、效”问题。二是要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推进依法依规治网,促进多主体参与网络治理,发挥网络的正向作用。三是做好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单位浓厚的学术与工作氛围。董廷伟从深刻领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等三个方面进行中心发言。他认为,坚决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一是要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二是要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是要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四是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五是坚持意识形态与“四种形态”深化运用相结合,严格执纪问责。陈佳结合学习体会、生物所实际以及个人岗位职能职责,认为当前所里面每一项紧要工作,都包含了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并就团队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做好五年规划至关重要。二是科学制定团队管理办法。三是定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推动发展。
    然后,班子其他成员均作了交流发言,结合实际分析我所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质量打牢了思想基础。
    孔令明同志充分肯定了本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取得的成效,要求生物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行动自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齐心协力推动全所科技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对提升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提出三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领会“为何学”。 二要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细化落实“怎么学”。三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正确把握“怎么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把抓好宣传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完善制度建设,对标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抓落实,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全面提升生物所的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推动生物所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丁铭作会议总结,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抓好责任落实,深入推进落实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责任范围内的意形态工作。二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化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抓好阵地管理,严格管控网络、出版物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强化正面宣传教育引导,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树好形象、促进发展。(审核:董廷伟)


1.生物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八次集中学习现场


2.生物所党委书记丁铭作中心发言


3.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第四工作组组长孔令明作指导发言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