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首页 > 科技创新
用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作者:王斌2022年08月26日点击数:705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的战略思维和科学论断,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通过三区服务让党旗高高的飘扬在田间地头,2022820-22日,生物所王斌博士深入绥江县中城镇开展科技服务。

绥江县中城镇位于金沙江畔的昭通市结合镇村实际,因地制宜在大沙村、农业村、良姜村、华峰社区种植大五星枇杷10000多亩,其中8000亩进入丰产期,2022总产量达3500吨,产值约3350万元,枇杷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其中,被称为枇杷之王的大五星枇杷品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绿色管护,造就了当地枇杷个大、皮薄、肉厚、味甜、汁多、口感好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其中,特级果单果达128克,个头堪比鸡蛋大小,近年来收购价一路走高。中城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田园风光资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带活当地乡村旅游业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枇杷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当地枇杷也相继暴发各种病害,尤其是枇杷花腐病、梨木虱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枇杷的正常生产。以大五星为主的枇杷园花腐病发生严重,并由此造成大幅减产,有的果园甚至绝收,给枇杷生产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为提高当地果农种植绿色、优质、高产枇杷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素养,做好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服务,所王斌博士直接奔赴中城镇农业村村集体公司大沙村村集体公司开展实地调研,针对当地枇杷出现的花腐病、梨木虱等病虫害进行实地调查,对典型病虫害症状进行信息采集,评价相应病虫害对枇杷产量及当地果农经济收益甚至是地方枇杷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枇杷开花时当地恰逢雨季,湿度较大,与文献报道枇杷花腐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有关一致,且湿度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穗花期雨水多、湿度大、气温高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从病理角度分析,病原物与寄主的接触和侵入都和湿度及雨水等气象条件有关,绝大部分靠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病原菌的侵入越有利。因此,盛花期的阴雨天气是导致花腐病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

这次科技服务,还专门以田间学校的形式现场讲授与交流开展三区科技人才技术培服务云南省三区项目绥江县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以及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共计200多次冒着高温和烈日踊跃参加了两场培训王斌博士围绕枇杷花腐病、梨木虱等频频出现的病虫害症状、发病原因提出通过农业栽培措施、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等综合防治技术。从病原物的来源、枇杷的栽培方式、当地的环境因素及气候因子等多方面提出六个建议,一是合理密植,一般每亩栽永久树 20 株为宜;二是整形修剪,剪除病叶、过密枝、病虫枝、下垂枝(特别是近地面的下垂枝);三是清洁园地,集中清理田间的枯枝落叶和修剪的枝叶,带出田外烧毁;四是疏花疏果,一般每穗留穗顶正中端正果一枚;五是,秋冬消杀,秋冬季每亩施生石灰100kg;六是有效降病,大棚避雨栽培可降低湿度和减轻冻害。通过以上六个建议,既解决绿色提质增效的防病技术问题与示范推广应用,又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还针对性地指导了农户怎样用药以防治枇杷花腐病达到增产增收。授课期间,不少群众现场提问,均做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培训结束后,现场向积极参加培训并提问的农户发放了修枝剪和锯弓共计46套,以缓解当下栽植过密的问题

通过此次科技服务,及时解答了果树病虫害防控技术疑难问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绥江县中城镇农业村和大沙村提供了科技支撑服务,当地果农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派遣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表达了感谢。(审核:陈佳)


培训现场


云南省三区项目绥江县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现场


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现场


发放修枝工具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